Me
Me
文章目录
  1. SDN 概述和发展趋势
    1. ICT启示
    2. 未来思考 电信网络架构如何变革?
    3. SDN:电信网络软件化
    4. 思考题:SDN网络和传统IP网络的区别?
  2. SDN解决方案介绍:
    1. a.DCI:数据中心互联网络
      1. 为什么需要新建DCI网络?
      2. 基于SDN的DCI方案总览
    2. b.智能流量调优方案:RR+方案
    3. c.SDN PCE+方案
    4. 思考题:什么是DCI?

2017华为云平台SDN教程笔记

SDN 概述和发展趋势

ICT启示

支撑PC生态系统快速革新的三个因素是:Hardware Substrate,硬件底层化(x86指令集);Software Definition;Open Source。

SDN => 把中间承载网络分层、虚拟化,更加简单

支撑SDN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Hardware Substrate => OpenFlow,描述对网络底层硬件的抽象,基本编程载体是Flow,即网络世界的Flow指令集,从而作为硬件架构和软件定义的一个桥梁 => 下层硬件不断演进,上层的网络软件可以保持兼容,SDN生态圈良好发展。

核心思想:控制和转发分离,软件应用灵活,可编程。

未来思考 电信网络架构如何变革?

唯一路径:网络利用率低
协议复杂:维护故障定位困难
缺少全局视图:不能全局最优

IP城域网采用分布式架构,导致管理运维复杂,缺乏管理运维方面的设计,网络在部署一个全局业务策略的时候,需要逐一配置每台设备。随着网络规模和业务的扩大,难以实现对业务的高效管理和故障的快速排除;网络创新困难,IP网络采用了垂直集成,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深度耦合,在分布式网络控制机制下,新技术的引入严重依赖于现网设备,并且需要多个设备同步更新,使得新技术的部署周期较长,严重制约着网络的演进发展;设备日益臃肿,由于IP分组技术采用打补丁的演进策略,随着设备支持的功能和业务越来越多,其实现的复杂度也显著增加。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变革,通过转发和控制分离,建立一个统一的控制器,类似于大脑负责计算全网的拓扑和路由信息,实现全局流量的整体优化与调整,区别以往逐一配置每台设备,只要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更新后即可完成新业务的部署,对故障快速定位与排除。

技术驱动:网络架构的变革
网络:构建一个集中的大脑,实现全局流量和整体最优
关键价值:简化运维,自动化调度,提高网络利用率、网络开放。

SDN:电信网络软件化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

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开,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SDN作为网络新型技术,从网络架构和设备架构方面进行创新。

转发设备不再是专用设备,抽象出功能至控制层面,易于全局调度及管理,降低运维难度。

思考题:SDN网络和传统IP网络的区别?

SDN利用控制转发相互分离从架构上解决根本问题:让网络敏捷起来,更快的部署新业务与快速定位故障点。采用资源集中和统一调度、能力开放的策略;让软件来干硬件的活

SDN解决方案介绍:

1.描述RR+方案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2.掌握PCE+方案的部署实现
3.理解基于SDN技术的DCI网络

a.DCI:数据中心互联网络

背景:云数据中心需要基于用户体验进行层次化布局,网络需要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组网进行重构。

DCI:数据中心互联网络

为什么需要新建DCI网络?

1.云数据中心建设位置要求:高拓展性、低成本;资源丰富;温度适宜。

2.新建大型云数据中心与传统骨干网核心位置不重合。

3.云业务对网络要求:云计算对时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跨DC同步计算、虚拟机热迁移等业务需要在10ms以下;DC间流量具有突发性和不均衡性,需要采用SDN技术进行实时智能调优,而现有网络复杂,新技术部署难。 => 很难重用现有骨干网,需要新建DCI网络

基于SDN的DCI方案总览

多地域 多运营商部署多个数据中心的方式 => 解决用户覆盖、提高用户业务体验的方案。

DCI方案问题:网络不灵活难以跟住业务快速迭代的步伐,链路利用率较低,居高不下的OPEX压力等。

华为SDN DCI整体经济方案:顶层端到端协同,实现包含DC云与DC承载网的云网资源的一站式提供和端到端业务自动化协同发放。

可以支撑云数据中心业务的端到端运营,整体架构包括承载层和控制层,需要在网络基础承载层上引入部署SDN的控制层。

控制层是网络的业务发放管理平台和网络智能控制中心,该层主要功能部件为: a.业务发放平台,提供业务自动化入口实现租户业务自助发放,以及网络资源状态的可视化和运维管理入口; b.业务协同平台,DCI业务需求分解和DC和IDC的协同,实现端到端的跨控制器资源的协同和分解;c.云平台,接收业务发放平台的业务分解,进行DC云业务分解和协同,实现DC的内存储,计算和网络的协同;d.DC控制器,接受OpenStack业务分解,统一控制DC的NVE和VxLAN GW,实现DC内网络自动部署和控制;e.DCI控制器,接受业务协同平台资源的分解,实现Underlay网络部署的自动化和网络流量的智能优化;f.流量采集工具,调优策略的输入;g.流量采集组件,可以基于端口,TE隧道进行流量采集和分析,并提供网络流量可视化的界面。

DCI骨干网解决方案承载层是租户业务的承载实体,负责跨DC网络的连接,以及业务宽带和SLA保证,骨干网支持VxLAN技术,提供了大二层组网的能力,能够跨越广域网和多个物理DC构建vDC网络,实现了跨区域的资源节点的互备和虚拟机动态迁移,有效提升了DC云资源的利用效率。

骨干网部署业界广泛使用的MPLS TE流量工程技术,为租户业务提供端到端的宽带保证,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提供了基于租户和业务的差异化的服务能力。

网络承载支持采用Overlay技术,Overlay业务网络基于云业务驱动,支持快速的业务开通。Underlay物理网络按需提供网络资源,实现端到端的SLA保障和智能流量的优化。

b.智能流量调优方案:RR+方案

目前的IP Core网络存在以下流量调整需求:实现IGW出口/DC出口的流量均衡,均衡链路向流量的分布;降低不同ISP网间费用的结算,将流量更多的分布于费用较低的链路上;提升VIP用户的体验,将VIP用户的流量调整到SLA服务更好的链路上。

当前解决方案依赖于手工调整BGP路由策略:监控链路带宽利用率;识别出需要调整的流;基于流制作BGP策略,下发给设备;循环操作,直到流量符合期望目标要求。手工调整方法不能实时调整,也存在耗时长,配置和维护复杂问题。

RR+方案在IP Core现网中加入SDN Controller,通过Controller实现集中控制,智能化流量调优。

RR+:a.最大化带宽利用率均衡链路间流量的分布,降低网间结算费用,不同客户提供不同SLA服务;b.自动调整流量,取代复杂的手工操作;c.基于标准BGP通讯,可以和现网设备平滑兼容。

c.SDN PCE+方案

什么是PCE+方案:

IP网络对流量的转发依赖于路由转发,路由协议主要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选择Cost值最小的路径进行转发,不会考虑链路带宽的因素,存在宽带利用率低的问题。

PCE+通过在网络中部署PCE server(SDN Controller),使用StatefulPCE技术,为MPLS TE LSP集中算路。使网络带宽资源使用尽量达到最优。

需要新部署的设备:PCE Server,收集全网拓扑信息和托管业务,全局管理网络宽带资源,统一分配全网带宽资源,集中计算LSP业务路径;转发设备均称为PCE Client。

当网络中的PCE Client需要计算LSP时,会向PCE Server发起路径计算请求,由Server进行计算后再把结果反馈给Client,Client收到结果之后再进行LSP隧道建立。

思考题:什么是DCI?

DCI,即Data Center Interconnect,指的是用于数据中心之间互联的网络,DCI网络正是实现“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组网”的基础承载网络。

支持一下
扫一扫,支持Was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