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要求局用程控交换机的系统中断时间为平均每年不超过3min.
2.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使用后退N帧协议(GBN)传输数据,甲的发送窗口尺寸为1000,数据帧长为1000字节,信道宽带为100Mbps,乙每收到一个数据帧立即利用一个短帧(忽略其传输延迟)进行确认,若甲乙之间的单向传播延迟是50ms,则甲可以达到的最大平均数据传输速率约为()
A.10 Mbps B.20 Mbps C.80 Mbps D.100 Mbps
答:后退N帧协议(GBN)传输数据,是指发送方不需要在收到上一帧的ACK后才能开始发送下一帧,而是可以连续发送帧。当接受方检测出失序的信息帧后,要求发送方重发最后一个正确接受的信息帧之后的所有未确认的帧;或者当发送方发送了N个帧后,若发现该N个帧的前一个帧在计时器超时后仍未返回其确认信息,则该帧被判为出错或丢失,此时发送方就不得不又重传该出错帧及随后的N个帧。也就是说直到接收方返回确认信息之前,发送方可以一直进行数据发送,所以 发送窗口大小指的就是在接到返回 帧之前送能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因为发送窗口大小为1000,所以 甲在收到乙发送回来的确认 帧 之前,可以发送1000个 帧数据,而每个帧的大小为1000B,所以一共可以传输1000*1000B=1MB的数据。
由于单向传播延迟是50ms,从甲的第一个数据到达乙,再到甲收到乙发来的确认 帧共需2*传播时延,即100ms=0.1s。
因此其实际传输效率是1M/0.1s=10M/s, 因为1Byte=8bit,所以10M/s=80Mbps。
信道宽带为100Mbps,实际为80Mbps,类似于木桶短板理论,最大值的多少由最慢的速度决定,所以这里取二者最小值,即80Mbps。
3.对于10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当输出端口无排队,以直通交换(cut-through switching)方式转发一个以太网帧(不包括前导码)时,引入的转发延迟至少是()。
A.0μs B.0.48μs C.5.12μs D.121.44μs
答:以太网的直通交换方式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它只检查数据包的包头(包括7个字节的前同步码+1个字节的帧开始界定符+6个字节的目的地址共14个字节),有时题目说明不包含前导码,即只包6个字节含目的地址。那么转发时延=6B/100Mbps=0.48us。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后等待2ml时间后就会进入SYN_SENT状态
B.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ACK包后会进入SYN_RCVD状态
C.当客户端处于ESTABLISHED状态时,服务端可能仍然处于SYN_RCVD状态
D.服务端未收到客户端确认包,等待2ml时间后会直接关闭连接
答:C。
5.Linux中,一个端口能够接受tcp链接数量的理论上限是?无上限。
标识一个TCP连接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的IP地址加端口号,尽管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一样,但是客户端IP地址是不一样的,而客户端端口号只有本地意义,所以理论上服务器一个端口号能接受的TCP连接是无上限的。
6.下列关于pop3,dns,dhcp,smtp,windows远程等协议或服务描述错误的是?
A.POP3 默认的端口是110,工作在7层模型的网络层
B.SMTP默认的端口是25,工作在7层模型的传输层
C.DNS的默认端口是53,工作在7层模型的应用层
D.windows提供远程服务的Telnet的默认端口是23,工作在7层模型的应用层
答:
A、POP3默认端口是110,工作在7层模型的应用层,所以A错
B、SMTP默认端口是25,工作在7层模型的应用层,所以B错
C、DNS默认端口是53,工作在7层模型的应用层,所以C对
D、windows提供远程服务的Telnet的默认端口是23,工作在7层模型的应用层。所以D对。
7.浏览器和服务器在基于https进行请求链接到数据传输过程中,用到了如下哪些技术:
A.非对称加密技术
B.对称加密技术
C.散列(哈希)算法
D.数字证书
答:A, B, C, D.
HTTPS在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端(网站)之间进行一次握手,在握手过程中将确立双方加密传输数据的密码信息。TLS/SSL协议不仅仅是一套加密传输的协议,更是一件经过艺术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TLS/SSL中使用了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以及HASH算法。握手过程的简单描述如下:
1.浏览器将自己支持的一套加密规则发送给网站。
2.网站从中选出一组加密算法与HASH算法,并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以证书的形式发回给浏览器。证书里面包含了网站地址,加密公钥,以及证书的颁发机构等信息。
3.获得网站证书之后浏览器要做以下工作:
a) 验证证书的合法性(颁发证书的机构是否合法,证书中包含的网站地址是否与正在访问的地址一致等),如果证书受信任,则浏览器栏里面会显示一个小锁头,否则会给出证书不受信的提示。
b) 如果证书受信任,或者是用户接受了不受信的证书,浏览器会生成一串随机数的密码,并用证书中提供的公钥加密。
c) 使用约定好的HASH计算握手消息,并使用生成的随机数对消息进行加密,最后将之前生成的所有信息发送给网站。
4.网站接收浏览器发来的数据之后要做以下的操作:
a) 使用自己的私钥将信息解密取出密码,使用密码解密浏览器发来的握手消息,并验证HASH是否与浏览器发来的一致。
b) 使用密码加密一段握手消息,发送给浏览器。
5.浏览器解密并计算握手消息的HASH,如果与服务端发来的HASH一致,此时握手过程结束,之后所有的通信数据将由之前浏览器生成的随机密码并利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这里浏览器与网站互相发送加密的握手消息并验证,目的是为了保证双方都获得了一致的密码,并且可以正常的加密解密数据,为后续真正数据的传输做一次测试。另外,HTTPS一般使用的加密与HASH算法如下:
非对称加密算法:RSA,DSA/DSS
对称加密算法:AES,RC4,3DES
HASH算法:MD5,SHA1,SHA256
8.假设网络带宽是128MB/s,网络单向延时为100ms, 1000个客户端(单线程)同时向服务器传输64KB大小的文件,每个请求大小为64KB,服务器磁盘并发写入速度30MB/s,在传输过程中,服务器吞吐量为MB/S ,单个请求响应时间为ms.
答:
一共64K*1000 = 64MB 的数据 , 则传输时延:(64M)/(128MB/S)=500ms , 在加上网络单向时延100ms,则64MB的数据从客户端全部到达服务器端需要600ms,如果服务器磁盘写速度无限大,那么可以保证最大吞吐量:64MB/600ms = 107MB/S ,但是服务器磁盘写速度只有30MB/S,也就是说数据到达的速度太快了,在服务器端会有阻塞,服务器端最大只能达到30MB/S的吞吐率。
第二问则在600ms的基础上加上回来的链路时延100ms,一共700ms。